色欲合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波多|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亚洲一区|日韩欧洲亚洲午夜久久久|国产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http://www.51pingpong.com/news/show.php?itemid=35698
 
http://www.cdhaike.cn
http://www.51pingpong.com/file/upload/202112/07/16-14-00-42-1.gif
 
 
 
當前位置: 首頁 » 電子期刊 » 市場分析 » 正文

建豬肉安全體系 可鑒他山之石

      來源:《肉業(yè)產業(yè)資訊》    2014年第2期
 
內容摘要:丹麥總面積4.31萬平方公里,有農牧用地2.9萬平方公里,農場4.2萬個,約有5000個專業(yè)化養(yǎng)豬場,出欄的生豬90%用于出口,每年向國際市場供應的生豬總量超過3000萬頭,占全球豬肉貿易額的23%,是世界第三大的豬肉出口國。
   丹麥總面積4.31萬平方公里,有農牧用地2.9萬平方公里,農場4.2萬個,約有5000個專業(yè)化養(yǎng)豬場,出欄的生豬90%用于出口,每年向國際市場供應的生豬總量超過3000萬頭,占全球豬肉貿易額的23%,是世界第三大的豬肉出口國。丹麥人口只有550萬,出口的生豬總數,相當于一人5-6頭。因此,丹麥不僅是個“童話王國”,也是個 “養(yǎng)豬王國”。
  那么,丹麥養(yǎng)豬業(yè)是如何憑借規(guī)模化和現代化手段,生產出聞名全球的安全高質豬肉的呢。
  一、丹麥豬肉安全高質的體現
  對于到丹麥旅游的人來說,享受豬肉大餐絕對是不可錯過的美事,特別是有“丹麥美食之王”之稱的脆皮烤豬肉,更是絕佳的美味佳肴。
  我們看一下丹麥豬肉的高品質和安全性主要體現在哪里。
  在生豬評價方面,瘦肉率高低是衡量質量高下的一項重要指標。在我國,脂肪型豬和土種豬瘦肉率一般為38%和45%。而丹麥豬經過不斷地品種改良,瘦肉率高達60%。包括我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為提高本國豬的瘦肉率,不斷從丹麥引進種豬。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就陸續(xù)引進丹麥種豬,總計已達2200多頭。因此,我國的很多生豬如果要“認祖宗”,則要到丹麥去了。
  在食用安全方面,丹麥豬肉十分可靠。截至目前,丹麥出產的豬肉已獲得世界14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免檢待遇,許多國家還授予它綠色食品認證。
  長期以來,丹麥均以最嚴格的食品安全標準來檢測豬肉,并建立起可追溯的鏈條系統(tǒng),可追蹤到豬的四代祖宗。
  多年來,日本、美國、瑞典、德國以及中國等一些豬肉需求大國都是丹麥豬肉的重要進口市場。在出口豬肉時,丹麥人會根據不同國家民眾消費豬肉的特點,將豬肉分門別類地輸出,以獲取最好的經濟效益。例如,將脊肉銷往日本,將豬排銷往美國,將豬后臀肉銷往瑞典,將母豬肉銷往德國,將豬蹄、耳朵、尾巴銷往中國。
  盡管丹麥豬肉質量好,但售價并不比其他國家的豬肉高。出口到中國的豬肉,有時價格還遠低于中國本土豬。2010年和2011年,中國豬肉價格高漲,丹麥豬肉就曾大量進入中國市場,價格比國內豬肉便宜30%以上。
  二、丹麥豬育種的秘密
  在丹麥,養(yǎng)豬完全是高科技行業(yè),其科技和管理水平一直領先全球,主要體現在疾病防控好、豬生長迅速、豬仔成活率高、生產成本低等方面。
  為了保證豬的品質,丹麥養(yǎng)豬業(yè)非常重視種豬的培育。他們建立起龐大的育種體系,丹麥肉類協會的專業(yè)育種公司—丹育公司就是這個體系的核心企業(yè),舉世聞名的瘦肉型品種杜洛克豬、長白豬、約克夏豬、漢普夏豬(瘦肉率都在60%以上),就是這家公司的拳頭產品。
  該公司在全國建立了43個核心種豬場以及162個擴繁場,飼養(yǎng)了2450頭曾祖代和43000頭祖代種豬。大量曾祖代和祖代種豬的保存,對交叉雜交不斷優(yōu)化父母代種豬至關重要。一般來說,曾祖代繁殖祖代,祖代繁殖父母代,然后再由父母代繁殖商品代,即飼養(yǎng)后進入屠宰銷售環(huán)節(jié)的生豬。
  丹育公司的育種專家還會定期前往種豬場,對最具期望值的種豬進行測定和遺傳評估,評估的指數包括日增重、料肉比、瘦肉率、窩產仔數、體型、肉的pH值、屠宰損失率等等。在這個過程中,大約半數種豬會被淘汰,留下的都是最優(yōu)秀的成員。而測定和評估的有關數據全部向社會公開,讓商品豬的生產者挑選到全國最優(yōu)秀的種豬。
  華中農業(yè)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動物醫(yī)學院教授、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趙書紅多年來一直進行豬遺傳改良方面的研究,她表示,豬的遺傳改良核心技術就是選種,而人工授精則是最為重要的方式。
  丹麥種豬的培育,90%-95%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進行。通過種群間的遺傳譜系監(jiān)控,一頭種公豬的精液最多只能與5%的種母豬進行交配,以防近親繁殖。
  母豬產仔,全部安排在封閉式的無菌產房由專業(yè)人員指導進行。母豬產仔一般以剖腹產方式進行,仔豬出生后,被直接放進高效空氣過濾隔離器內,全程由人工飼喂無菌牛奶,中間還要接種乳酸桿菌。斷奶后的仔豬則轉至環(huán)境適應間,逐步適應新的環(huán)境。
  這種育種方式可最大限度地消除由母豬和環(huán)境傳播的疾病,因此,丹麥仔豬極少患有傳染性痢疾、支原體肺炎、萎縮性鼻炎、虱和疥癬等疾病。
  此外,丹麥養(yǎng)豬場還十分重視提高母豬產仔率。技術人員通過提高受孕率、減小胎中豬仔體積等先進技術,令丹麥母豬平均每胎可多產仔豬0.23個,大大提高了養(yǎng)豬業(yè)的經濟效益。
  三、如何高科技養(yǎng)豬
  優(yōu)質生豬的生產過程中,科學飼養(yǎng)十分重要。丹麥專門設立了相關機構—養(yǎng)豬和屠宰聯合會的生豬生產部負責這方面的研究。
  丹麥的豬飼料主要由大麥、小麥、黑麥、豌豆、豆粉等谷物構成,添加食料有:少量油餅、動物脂肪、肉骨粉、蛋白等。由于豬飼料配方科學,丹麥養(yǎng)豬的料肉轉換率在2.3以上(世界平均水平為2.5-2.9,我國的平均水平為3.0),也就是說2.3斤飼料就可以長出1斤豬肉來,平均日增重在900克左右,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為了進一步提高料肉轉換率,近些年來,丹麥的不少養(yǎng)豬場正推行多段飼喂新技術,即根據豬的不同生長發(fā)育階段增加配料變化的次數,有針對性地滿足豬的特定生長發(fā)育需要。其具體做法是:配制兩種營養(yǎng)含量不同(一種營養(yǎng)濃度高,另一種營養(yǎng)濃度低)的飼料作為基礎飼料,然后,根據豬的不同生長發(fā)育階段的實際營養(yǎng)需要,改變兩種基礎飼料的摻配比例,配制出營養(yǎng)水平不同的飼料,最大限度地提高料肉轉化率。
  丹麥的各大養(yǎng)豬場,飼料輸送已實現自動化,豬的進食由計算機定時定量控制。每頭豬的耳朵上,均裝有芯片,食槽上裝有掃描儀,食槽有活動擋板,每次只允許一頭豬進入進食。在時食時段,掃描儀掃到覓食豬的芯片后,便自動打開擋板讓豬進入,計算機則根據這頭豬應喂食的量,將飼料倒進食槽。如果進食時間未到,既使豬到食槽覓食,計算機也不會啟動開關讓豬進入。
  除了喂食外,丹麥養(yǎng)豬場的其他主要生產工序也實現了機械化、自動化,豬場的溫度、濕度、換氣等也全由計算機控制。例如,在仔豬養(yǎng)殖農場,仔豬剛斷奶時,舍內溫度控制在30℃—32℃,以后每周下調兩次,每次下調1℃,最后恒定在20℃—22℃;而相對濕度則控制在55%—65%之間。
  由于喂養(yǎng)科學化,丹麥生豬大概經過160天的養(yǎng)殖就可以出欄進入屠宰銷售環(huán)節(jié)了。
  丹麥養(yǎng)豬業(yè)的分工極為精細,不同養(yǎng)豬場只飼養(yǎng)不同生長階段的豬,分為培育種豬場、仔豬哺養(yǎng)場、肥育出欄場等等。這種現代化、規(guī)?;酿B(yǎng)豬方式,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效率。故此,丹麥養(yǎng)豬場雇用的工作人員都非常少,一般來講,繁殖場每150-200頭母豬配置一個勞動力,肥育場每3000頭生豬安排一個勞動力,其勞動生產率居全球之首。
  丹麥農場主邁克爾·尼爾森的養(yǎng)豬場距首都哥本哈根西北約40公里,他從事的是養(yǎng)豬產業(yè)鏈中第二階段的工作:仔豬哺養(yǎng)。尼爾森的養(yǎng)豬場在丹麥屬中等偏上規(guī)模,豬場建筑面積5000平方米,其中2500平方米是豬舍,另外一半是飼料加工儲存廠房、辦公室、住宅、員工宿舍以及農業(yè)機械倉庫(豬場周圍300公頃的農田亦由他耕作)。
  尼爾森的養(yǎng)豬場日常存欄母豬800頭,每年出售仔豬大約25000頭。尼爾森雇用了6名員工負責豬場事務。他說,一些與他同等規(guī)模的豬場甚至只雇四五個員工,但他為了員工輕松一點,就多雇了一位。
  四、嚴格監(jiān)管豬的飼養(yǎng)以保證肉質
  多年來,在抗生素飼料嚴格使用方面,丹麥是世界上做得最好的國家,它以立法的方式禁止催長劑和荷爾蒙等生長激素在畜牧業(yè)上的使用。
  其實,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丹麥的養(yǎng)豬業(yè)也曾較為普遍地使用抗生素。然而,1995年春,丹麥一家電視臺播放了一檔名為《一只藥豬》的節(jié)目,曝光了“豬是如何泡在抗生素的藥罐中”長大的真相,震驚了所有丹麥人。
  在廣大民眾的強烈要求下,1995年之后,丹麥政府下令禁用部分添加了抗生素的生畜飼料。1998年4月,丹麥養(yǎng)豬業(yè)宣布:35公斤以上的生豬,將停止使用一切抗生素飼料;同年,丹麥政府開始對使用抗生素飼料的豬肉征稅。
  到了2000年,丹麥政府下令,所有食用禽畜不論大小,一律禁用抗生素飼料。禁令下達的當年,抗生素飼料的使用量驟降至零。
  此外,丹麥政府還明確規(guī)定食用肉類的抗生素殘留、激素殘留、重金屬和殺蟲劑殘留標準,對違規(guī)者實施罰款甚至是判刑。
  禁用抗生素飼料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現了:丹麥人感染耐藥性腸球菌的數量不斷減少,而歐盟其他國家,國民感染耐藥性腸球菌的數據卻在不斷上升。有鑒于此,從2006年之后,歐盟不少國家開始學習丹麥的做法,全面禁止抗生素飼料的使用。
  為了防止豬受到傳染病的威脅,丹麥養(yǎng)豬業(yè)執(zhí)行的防止傳染病傳播標準,一直是全球最為嚴格的。通過多年的努力,目前已基本消滅了口蹄疫、典型非洲豬瘟、豬水泡病、偽狂犬病、病毒性腦炎、脊髓灰質炎、結核病和旋毛蟲病等疫病。最近一些年,歐洲大陸曾經爆發(fā)過豬流感、非洲豬瘟等疫情,但都沒有波及到丹麥。
  沙門氏菌是一種容易從禽畜傳染給人類的病毒,是人類食物中毒中最常見的致病菌。在我國食物中毒事件中,它占據了第一位。即使在健康的豬、牛、羊和蛋類中,沙門氏菌也經常存在。為了將這種傳染病的發(fā)生率降到最低,丹麥規(guī)定,超過100頭豬的養(yǎng)殖場,要定期進行沙門氏菌檢查。
  目前,丹麥豬肉的沙門氏菌檢出率為1%,世界上只有丹麥和瑞典能達到這一水平,而世界上很多國家的檢出率超過5%,有的甚至在10%-20%之間。盡管如此,丹麥的相關產業(yè)部門和政府部門仍在不斷努力,希望在丹麥豬身上徹底消滅這種病菌。
  丹麥生豬養(yǎng)殖之所以很少受到傳染病的威脅,關鍵在于丹麥擁有健全的食品安全生產法規(guī)和有效的食品安全監(jiān)管體系。例如,為了防止人將病菌傳染給豬,豬場杜絕一切參觀活動,那些確需進入豬場的外來人員,必須經過嚴格消毒并在場外隔離48小時以上方可進入生產區(qū)。該規(guī)定從1983年開始實施,并被嚴格執(zhí)行。為了防止國外那些帶著病菌的卡車進入丹麥,自1997年以來,所有通過邊境的卡車都要被清洗和消毒。
  丹麥的養(yǎng)豬場外,都架有鐵絲網,為的是防止麻雀、野貓等野生動物進入,給豬帶來潛在的病疫威脅。對于新購進的種豬,則需在場外隔離一個月方可轉入場中。
  當豬長成后要屠宰時,屠宰場會用專門的車輛來裝運,每次運輸后都要清洗消毒車輛,以避免批次之間的交叉感染。
  五、高科技屠宰和嚴格衛(wèi)生管理讓豬肉吃得放心
  由于采用科學的方法養(yǎng)豬,丹麥生豬的體重、身長、身高、瘦肉率基本相似,所以能在標準的自動化生產線上進行屠宰。丹麥自主研制的屠宰生產線現代化程度相當高,連屠宰的前期工序如退毛、開膛以及切割頭、腿、尾、身體等大塊件也能自動完成。所以,活豬輸入,末端即可生產出餐桌上的食品。
  屠宰生產線上,安裝有電子檢測儀器,探針可對豬的12個不同部位作檢測,可得出豬肉的脂肪含量、瘦肉率等十多個參數,根據這些參數,計算機能迅速地顯示每頭豬不同部位的價格以及整豬價格。
  丹麥的法律還規(guī)定,豬的屠宰都要有原始來源記錄、屠宰記錄和流向記錄,儲藏、運輸、銷售等都要記錄并輸入計算機。倘若消費者在食用過程中發(fā)現衛(wèi)生或質量問題,可輕易地追尋出問題出在哪個環(huán)節(jié)上。
  六、如何既養(yǎng)好豬又保護好環(huán)境
  丹麥的多數農場都實現了畜牧業(yè)和種植業(yè)的有機結合,禽畜糞便和禽畜場的廢棄物都是經過發(fā)酵處理后,作為天然有機肥料施入農田,從而取代種植業(yè)中使用的化肥。但研究表明,一個農場飼養(yǎng)的禽畜密度太大,畢竟會對空氣、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丹麥的畜牧業(yè)產值占農業(yè)總產值比重70%以上,而養(yǎng)豬業(yè)又是丹麥畜牧業(yè)的重中之重,產值占到其40%以上,因此,養(yǎng)豬場對環(huán)境的影響,是環(huán)保機構監(jiān)控的重點。
  為了防止農場養(yǎng)殖規(guī)模過大對環(huán)境造成負面影響,丹麥法律規(guī)定,一個農場擁有的家畜數量達到500個家畜單位時,就要評估其對環(huán)境的影響,并根據評估的結論來決定它是否可以擴大規(guī)模。一個家畜單位是指1頭母牛,或3頭母豬,或30頭生豬,或2500只肉雞。
  總的來說,丹麥的多數農場在畜牧業(yè)和種植業(yè)的有機結合上做得很好,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2010年丹麥在加爾滕市開建一座特殊的“豬城”,“豬城”地下一層養(yǎng)豬,頂上則種植西紅柿,西紅柿苗能吸收豬棚排放的二氧化碳,還能清除豬舍難聞的異味;豬糞則為西紅柿苗提供豐富的肥料。第一批豬已于2012年入住這座豬城,計劃每年出欄生豬2萬頭,生產西紅柿1100噸。
  中國是一個養(yǎng)豬大國,總量幾乎占到世界的一半,但中國還不是一個養(yǎng)豬強國,特別是分散式小規(guī)模的養(yǎng)殖方式,存在著很多不足,所以,不管從哪個方面而言,丹麥的養(yǎng)豬業(yè)都是中國學習的一個好樣板。
 
http://www.51pingpong.com/news/show.php?itemid=34711
 
關注"肉食界"微信公眾號
專注肉類縱橫資源,服務于肉類全產業(yè)鏈的信息“復興號”
[ ]  [ 打印 ]  [ 投稿 ]  [ 關閉 ]  [ 評論 ]  [ 返回頂部
 
 
版權聲明:

1. 轉載本網內容,請注明來源“中國肉類機械網”,或與本網聯系,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刊登的文章以信息傳播為目的,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版權由原作者或供稿方所擁有,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3. 如果轉載文章涉及您的合法權益和版權問題,或者轉載出處出現錯誤,請及時與本網聯系進行刪除。

4. 友情提醒:網上交易有風險,請買賣雙方謹慎交易,謹防上當受騙!

5. 投稿與合作熱線:010-88133989, E-mail:mpmpc@126.com


 
 
 
熱點推薦
新聞排行
 
×關閉
http://www.xinglongjixie.com/
×關閉
http://www.51pingpong.com/news/show.php?itemid=3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