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農學院從澳大利亞買入50頭14個月大的安格斯母牛。今年夏秋之際,它們中的一部分將成為第二代轉基因克隆肉牛的“代孕母牛”,而第一代轉基因克隆肉牛“萌萌”和“妞妞”如今已經(jīng)18個月大,長成了1000多斤的大牛。
近日,在北京農學院(以下簡稱北農)位于大興的牛棚看到了“萌萌”和“妞妞”。發(fā)現(xiàn),它們對面的牛欄里多了50頭黑色的小牛。據(jù)北農動物科技學院教師齊曉龍介紹,這50頭小牛全部是安格斯牛,是北農去年底從澳大利亞買來的。它們被千里迢迢運到北京,任務就是擔任第二代轉基因克隆肉牛的“代孕母牛”。
據(jù)了解,“萌萌”和“妞妞”出生于2012年7月和8月。作為國家轉基因重大專項——優(yōu)質高效轉基因肉牛新品種培育團隊,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yī)所和北京農學院的科學家們的目標是:培育出中國產的、肌肉中均勻分布大理石紋理樣脂肪的高級肉牛,讓國人能吃上國產的“雪花牛肉”。為此,團隊花了3年時間,在400多頭牛身上做過實驗。最終,團隊將脂肪性脂肪酸結合蛋白基因(A-FABP)轉入中國名牛——秦川牛的胎兒成纖維細胞內,再用體細胞克隆技術,把含A-FABP的胎兒成纖維細胞注射到成熟的去核卵子內,使其體外發(fā)育成重構胚胎,最后把胚胎移植進同期發(fā)育的母牛子宮內,最終產出含A-FABP的牛犢,即“萌萌”和“妞妞”。
接下來,團隊今年將啟動第二代轉基因克隆肉牛的育種工作,方法與第一代相同,只是“代孕母牛”換成了安格斯牛。據(jù)齊曉龍介紹,這是因為安格斯牛是成熟的牛品種,體格健壯,難產率低,非常適合承擔代孕的重任。因為“萌萌”和“妞妞”都是母牛,這批安格斯代孕的第二代將全部是轉基因克隆公牛。最后,讓攜帶A-FABP基因的轉基因克隆公、母牛共同繁育下一代,看其后代是否攜帶A-FABP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