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肉品科學與營養(yǎng)工程創(chuàng)新團隊闡明了羊湯膠體納米顆粒在人克隆結腸腺癌細胞(Caco-2)中的吸收轉運途徑,相關研究成果發(fā)表于食品領域Top期刊《Food Chemistry》(JCR一區(qū),IF=8.5)。加工所2021級客座博士生付佳寧為論文第一作者,加工所陳麗研究員和沈陽農業(yè)大學劉玲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肉羊產業(yè)技術體系(CARS-38)的支持。
湯是人類重要的食物之一。膠體納米顆粒(CNPs)是湯中蛋白質、脂質和多糖的聚集體。腸道是人體吸收這些營養(yǎng)物質的重要器官,然而,湯中CNPs在人小腸中的吸收轉運機制尚不清楚。
科研人員采用Caco-2完整細胞模型和單層細胞模型共同探究了CNPs在腸上皮細胞中的內吞和胞吐機制。通過激光共聚焦顯微鏡觀察到溶酶體、核內體、內質網和高爾基體均參與了CNPs的胞內轉運,明確了CNPs的內吞作用是主動轉運過程。進一步采用5種內吞抑制劑和4種胞吐抑制劑分別構建了Caco-2細胞模型,明確了CNPs以小窩蛋白依賴性內吞作用、大胞飲作用和吞噬作用為主的內吞途徑,以微管-囊泡介導的蛋白質向膜的轉運和高爾基體-細胞膜間的轉運為主的胞吐途徑。
以上研究結果揭示了湯中納米顆粒在腸上皮細胞中的內吞和胞吐機制,為從微納米視角理解食物與人體的相互作用提供了理論支持。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foodchem.2024.141196